港股六月强势收涨:反弹持续?还是挑战重重?

一、六月港股:主要指数全线飘红,估值分化显现
刚刚过去的六月,港股市场表现亮眼,主要宽基指数纷纷收涨,基本回到了年内高点附近。具体来看,恒生综合指数累计上涨3.8%,恒生指数涨幅达到3.4%,恒生国企指数也录得2.9%的涨幅,而恒生科技指数则上涨了2.6%。

从行业表现上看,六月份港股一级行业普遍呈现上涨态势。其中,材料、金融、工业和房地产行业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和公用事业行业则表现相对欠佳。

值得注意的是,AH股溢价指数在六月份持续收窄。自今年年初以来,AH股溢价指数震荡走低,截至6月30日,该指数已降至130,相比5月底的133下降了2.2%。当前,AH股溢价指数处于2016年以来的历史中枢水平之下,显示出两地市场估值差异正在缩小。

二、恒生科技指数:历史低估值的价值洼地?
深入分析估值水平,六月份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进一步下降。截至6月30日,恒生指数的PE估值为10.7,处于2016年以来62.3%的分位数(分位数越低表明估值越低)。恒生国企指数PE估值为9.8,处于81.8%的分位数。令人瞩目的是,恒生科技指数的PE估值仅为20.1,处于2016年以来8.5%的极低分位数,显示出其当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从一级行业估值来看,目前公用事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等行业的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截至6月30日,港股公用事业指数的PE估值为11.7,处于2016年以来8.3%的分位数。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指数的PE估值分别为20.4和24.2,分别处于14.0%和24.8%的分位数,同样显示出相对的低估。

三、资金流向:外资撤离与南下资金强势流入
六月份,港股市场的资金流向呈现出外资净流出的局面。五月份,受中美关税缓和的影响,港股市场外资曾一度转为净流入,当月小幅流入211亿港元。然而,到了六月份,外资再度转为净流出,单月流出规模高达773亿港元。从整体趋势来看,当前港股市场的外资流出态势尚未出现明确的拐点。

与外资的流出形成对比的是,六月份南下资金再度加速流入港股市场。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南下资金六月份累计净流入规模达到735亿元,远超前值420亿元。从全年来看,截至六月底,今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流入港股市场的规模已达到6842亿元,远超前几年同期水平,这无疑是本轮港股行情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四、七月港股:上涨势头能否延续?
展望七月份,我们认为本轮港股的上涨行情有望延续。

我们判断,驱动本轮港股走强的核心因素并未出现逆转:

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且韧性十足。

当前正处于盈利下行周期的尾声阶段。

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持续出台,显著改善了市场风险偏好。

此外,南下资金的持续加速流入为港股市场提供了友好的流动性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南下资金主要流向了港股市场中的人工智能、新消费等核心资产。这些资产本身代表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具有一定的稀缺性,预计在未来有望吸引更多资金的加码,从而进一步推动港股行情向好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