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近期下跌成因与展望: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市场动荡

在 2025 年初至 2 月中旬这段时间,美股三大指数整体呈现高位震荡的态势。然而,自 2 月下旬起,形势急转直下,三大指数纷纷步入下跌通道。截至 3 月 9 日收盘,标普 500 指数相较于 2 月中旬的高点已累计下跌 6.1%,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更是达到 9.3%,道琼斯指数也下跌了 4.1% 。
回顾过去一个月的行业表现,受美股整体下跌的影响,美股多数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以标普 500 一级行业指数为观察视角,标普 500 信息技术行业由于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打破了 AI 算力的规模定律,美国在 AI 领域的优势被削弱,资金此前抱团科技巨头的根基不再稳固。截至 3 月 9 日,信息技术行业近一个月跌幅达 5.5%,其中苹果下跌 4.4%、微软下跌 6.5%、英伟达下跌 16.1%;通讯服务行业近一个月跌幅为 6.1%,谷歌下跌 6.2%、脸书下跌 12.4%;可选消费行业的跌幅最为显著,近一个月录得 11.1% 的跌幅,亚马逊下跌 13.0%、特斯拉下跌 27.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常消费、医疗保健等防御性板块则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年初至今涨幅为正。
深入剖析近期美股市场下跌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关键方面:美国 AI 垄断格局被打破、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担忧。
一、美国 AI 垄断格局被打破
DeepSeek 的出现,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对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科技股造成了重创。一时间,大量投资者纷纷抛售与 AI、算力相关的股票,致使美国科技股市场陷入动荡。一直以来,美国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了巨额成本,但 DeepSeek 却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与 OpenAI 相当的性能,这一事实打破了 AI 算力的规模定律,使得市场开始重新审视美国科技公司高成本投入模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DeepSeek 推行的开源策略及其具备的价格竞争力,让更多企业得以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这无疑加剧了美国科技公司在 AI 领域面临的竞争压力。DeepSeek 对美国 AI 科技企业算力主导叙事的冲击,削弱了美国 AI 优势,资金抱团美股科技巨头的逻辑基础不再坚实,进而引发了市场对中美科技股相对估值的重新考量。近期美股下跌与港股上涨的行情走势,正是这一逻辑作用的直观体现。
二、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2025 年 2 月底,美国经济意外指数最终定格在 -16.5%,与 1 月底的 12.4% 相比大幅下降,这表明 2 月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整体逊于市场预期,或暗示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出现减弱迹象,此前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正悄然发生改变。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2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达到自 2024 年 6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该指数从 1 月份的 105.3 降至 98.3,较市场预期的 102.3 低出不少,且降幅为 2021 年 8 月以来最大。具体来看,2 月份消费者信心预期指数为 72.9,较 1 月份的 82.2 下降了 9.3 个点;2 月份消费者信心现状指数为 136.5,较 1 月份的 139.9 下降了 3.4 个点。消费者因生活成本上升而担忧未来购买力,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胀增加了企业成本,劳动力市场对未来就业的悲观预期,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未来可能减少消费,从而拖累经济增长。
三、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担忧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复杂多变且不断升级。2025 年 2 月 1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计划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 25% 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 10% 关税,不过随后延缓了向加墨两国加征关税的计划。2 月 10 日,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 25% 的关税,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2 月 13 日,宣布决定征收 “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2 月 26 日,特朗普政府威胁对欧盟加征 25% 关税。2 月 27 日,特朗普政府称会于 3 月 4 日起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再加征 10% 关税。针对美国的这些举措,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宣布反制措施。美国政府这一系列动作严重打压了市场风险偏好,投资者避险情绪大幅上扬。
在特朗普政府关税加征预期的笼罩下,一方面,进口原材料等成本显著上升,美国企业采购海外物资需要支付更多费用;另一方面,市场预期供应链可能遭受关税冲击,供应商可能提前调整价格,致使物价指数快速攀升。2025 年 2 月美国制造业 PMI 物价分项指数飙升至 62.4,较 1 月大幅上升 7.5 个百分点,达到自 2022 年 6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清晰地表明美国制造业面临的物价压力在显著增加,投入成本明显上涨,如原材料、零部件等价格普遍走高。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可能逐步传导至消费端,推动整体物价水平上升,进而加大美国经济的通胀风险,对居民生活成本、企业利润等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美国整体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制造业企业受关税预期推动,为应对潜在成本上升而提前生产,生产活动较为活跃,产品产出有所增加,但新订单增速大幅放缓,制造业就业形势面临一定压力,前景充满不确定性。2 月美国 ISM 制造业 PMI 为 50.3,较 1 月的 50.9 下降 0.6 个百分点。此前制造业经历了 26 个月的收缩后,目前连续第二个月保持扩张。2 月制造业 PMI 虽高于荣枯线但幅度较小,显示出制造业增长几乎停滞。2 月新订单指数降至 48.6,进入收缩区间,较 1 月的 55.1 大幅下降 6.5 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需求出现了萎缩。
美股市场短期与中长期展望
(一)美股短期观点
当前美股面临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美联储利率政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且整体估值处于较高水平,预计短期内将延续震荡行情。当下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投资者应合理配置防御性板块。由于 DeepSeek 打破了 AI 算力的规模定律,削弱了美国 AI 优势,资金抱团科技巨头的合理性降低。同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股市风险偏好存在下行空间。
(二)美股中长期观点
科技领域虽仍存在机会,但需要更多利好因素来维持估值。近期美国宏观数据走弱,科技股遭遇大幅调整,部分风险已得到释放。从未来中长期视角来看,软件需求复苏、AI 算力以及半导体硬件的周期性复苏等领域仍具潜力。当前美股市值集中度处于历史极高水平,这意味着科技巨头的调整会对股市造成巨大冲击。尽管美联储与美国政府都会尽力维护市场,但难以收缩的美债规模以及关税冲击让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美股需要更多积极因素才能维持现有估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